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多次要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体现着干部的个人形象,更是党风政风的重要表现,对社风民风也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绝不是简单的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严肃的政治和纪律问题。
【案情回顾】
近期,省纪委刊登一起案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天河城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宋邦友“坐镇幕后”,其弟宋某国具体“操盘”,联合商人李某某,在两年时间里,就在倒天河三期流仓桥至陆家桥截污干管工程、倒天河三期一号路工程、百里杜鹃大道及安置工程、德溪二号路延伸工程等工程中“精诚合作”,获利颇丰。通过提前透露信息、向下属打招呼等方式,为相关人员谋利,通过特定关系人受贿800余万元。案发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其关联的天河公司、德溪公司、建筑商以及家人近20名涉案人员相继落网。
【说纪】
像宋邦友这样的案例其实不在少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上演“父子兵”“夫妻档”“全家腐”,最后落得亲友家人全部锒铛入狱,家破人亡,这都是因为忽视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今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新增了一条,第一百三十六条 :“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无疑也是给广大领导干部敲响一记警钟,必须修好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不但要严以律己,更要引导好身边人。
【小孙提醒】
小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则家书,浙江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在1997年1月,给儿子鲁伟鼎写过一封信。这既是一代民营企业家企业治理理念的传承交接,也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殷切期待。
伟鼎:
舍己为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先进的。
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是允许的。先私后公,私字当头,是要批评教育的。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是要制止与打击的。
表面为公,暗自为私,是伪君子,是要防止的,千万不可重用。
整封信不过8行、78个字,虽是微言,却字字言明大义。这也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小的组成细胞,唯有营造良好的家风,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广大领导干部的家庭比普通家庭更具有社会影响力,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与身边人,既要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又要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让自身与家人言行都经得起考验、当得起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