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组长,我们通过实地检查发现,月明路两侧居民楼外立面改造工程局部墙面存在鼓包、起壳等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施工方未按施工图要求完成全部的墙面防水、抗裂砂浆与玻纤网格布,造成了部分外墙真石漆大面积脱落,涉及金额约68.03万元。”日前,在湖州市南浔区纪审协同专项监督组每周召开的会商会上,监督组就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问题开展了分析讨论。
近年来,南浔区纪委区监委与区审计局围绕线索移送、业务协作、联动监督等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实践,持续扩大信息、资源、人员共享度,出台《南浔区进一步加强纪审协同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南浔纪审协同“345工作体系”,达到“线索协同、力量协同、调查协同、整改协同”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纪审协同”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特色化、高效化“五化”发展。在2020年对全区20个工程、12家单位的公共投资项目纪审协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今年,区纪委区监委聚焦PPP财政支出责任,对4家单位7个PPP项目实施开展纪审协同专项监督,抽查项目总金额约9.2亿元,重点检查投资控制、招标投标、资金支付等方面问题,以及查处项目建设中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据介绍,纪审协同机制突出自查自纠这个重点,设置90项指标,要求监督对象上报《工程投资造价管理自查报告》《项目自查报告》《项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以“三报告”让监督“探头”擦得更亮照得更远。突出报送审查这个重点,纪审协同专项监督组深入分析“三报告”,以项目为单位理清“存在问题、责任分析、监督方向”三张清单,还突出现场督查这个重点,对照“三张清单”,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现场勘查等方式开展“过筛”体检。
“我们按照哪里问题集中,就监督哪里;哪里问题突出,就监督哪里的思路,会同区审计局双方明确方案制定、部署自查、报送审查、同步进驻、现场核查、梳理研判、整改督查‘七步工作法’,做到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推动协同监督有序开展,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区已完成3家单位3个PPP项目的专项监督,监督发现问题41个,已完成整改37个,整改率91%,挽回(避免)资金损失2155余万元,党纪政务处分及组织处理3人,编发专题通报1期,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累计建立健全《南浔区国有投资项目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机制12项。
此外,区纪委区监委找准信息化与监督工作的结合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纪审协作的工作质效,把清廉工程建设与数字化改革紧密结合,由区纪委区监委牵头研发“重大项目智慧监管”“国有投资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系统”,对国有投资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进行了任务分解,实现管住资金、管住进度、管住质量、管住第三方、管住干部的效果。
“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贯通融合,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提升纪检、审计双方的实战能力,提升监督合力,不断把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继续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贡献。”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