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推出清风宴席,酒席桌数有了上限,菜单有了标准,一场酒席下来能省不少钱,而且大家吃得也不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了,我们的负担和压力也减轻了。”近日,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载旺村村民姚家俊在村文化礼堂举办了婚宴,对于村里提倡的节俭办礼,他连连点赞。据悉,湖州市南浔区依托文化礼堂阵地,推出清风宴席,制订村宴标准,切实在农村掀起“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新风尚。
据了解,南浔区有172个文化礼堂,每年有大大小小5000余场宴席在文化礼堂举行。“按照传统习俗,每遇婚丧嫁娶、满月升学、乔迁祝寿都免不了大操大办,虽说花的都是各家自己的钱,但在客观上还是造成了铺张浪费。”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这样说。今年8月中旬,该区制定了《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婚宴、丧宴等宴会的桌数标准、人均菜品消费标准等,形成了“桌数有限定,菜单有标准,节约有奖励”良好氛围,鼓励少办或不办除婚丧事外的酒席。
统计参加婚宴的人数,选择菜品……这几天,旧馆镇村民严阿金正为儿子国庆期间将在文化礼堂举办的婚礼忙碌。看着镇里推出的680元/桌、780元/桌、880元/桌的三套“清风宴席”参考菜单,老严颇为赞许。“鱼虾蟹俱全,时令蔬菜、肉品也丰富多样,回去我要和儿子商量一下,选择最合适的套餐。”严阿金说,这样的做法不仅减少浪费,还能抵制讲排场、摆阔气的不正之风,他非常支持。
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该区各镇、开发区根据区里出台的《办法》,各自因地制宜制订了文化礼堂宴席的管理办法。千金镇文化礼堂为操办者免费提供打包餐盒及食品袋,单场宴席所剩粮食少于0.5斤/桌的,在结算时可优惠10元/桌,并减免场地费;石淙镇规定每户人家每年最多在文化礼堂操办两次宴席,对于浪费粮食、大操大办的村民,不准参加村里各项评优评先活动。
“大叔,你知道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的宣传吗?目前文化礼堂在承办宴席时有大量剩菜的情况吗?”该区纪委监委与文明办组成了联合督查组,开展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专项督查行动,“如果你在文化礼堂吃酒席的时候发现剩菜很多有浪费现象时,或是套餐价格和实物不符时,都可以扫一扫这清风监督卡上的二维码举报。”
“目前我们已开展专项督查3次,重点围绕各级党委(党组)组织推动、宣传引导,建立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文明用餐,长效机制和相关重点职能部门开展行业监督检查、落实监管责任等情况,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大力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形成节俭新风尚。”南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同时,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该区向媒体公开监督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干部群众的举报,并组织和邀请媒体记者、特约监察员参与督查,切实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