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企业设立了营商环境监测点后,不管是咨询政策落实情况,还是反映企业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向联络员反映,我们心里感到温暖、安心,真切感受到南浔区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是动了真格的!”浙江红利富实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建萍在区纪委区监委组织的调研座谈中这样说到。
今年以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湖州市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启动了“营商环境监测”工作,在全区选取206家重点企业,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紧盯职能部门在服务效能、公正执法、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等7个方面,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及时纠治侵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经营、破坏市场秩序的隐形障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悉,营商环境监测点实行“政企联动+热线动态+部门协同”的立体监督模式,打造实时动态监测网格体系。在重点企业中选聘“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党员等担任监测点联络员,定期收集营商环境相关问题情况。区纪委区监委会同组织、统战(工商联)等部门,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形式,定期向监测点联络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收集问题线索。与此同时,南浔区开设营商环境热线,结合“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中的涉企问题,全天候收集各类经营主体的问题反映、意见建议等信息,会同区公安、检察、法院、政务办等部门,建立双向线索移交机制。
“我们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就是将监督的“探头”架到最前线,重点查看职能部门是否随意安排涉企会议、调研;是否滥用职权,以罚代管;是否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或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是否违规收受企业三礼等‘七大类十八个问题清单’,围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找准‘靶心’。”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纪委区监委针对监测到的营商环境问题,将进行分类处置,对服务企业中的意见建议的,交由职能部门或属地乡镇(街道)处理;对涉及干部履职作为、担当尽责方面的问题,由区委组织部处置;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由区纪委监委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肃处理;对涉及服务企业过程中的流程不畅、环节繁琐、时限过长、服务水平低等效能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形成监督闭环。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精准监督与常态化监督相结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优化。”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