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州市南浔区积极创新巡察工作方式,紧密结合数字化改革、整体智治有关部署,聚焦巡前发现问题、巡中深挖问题、巡后跟踪问题,通过数字赋能着力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拓宽信息渠道,为发现问题“指路”
	“按照组长指示,我申请区信访局协助,从‘浙里访’调取了2017年以来全区环境信访投诉件发现,涉气类信访件占比持续在65%以上,是否说明相关部门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上还有差距?”巡察组全体会议上,组员小沈正在汇报自己发现的可疑问题。
	“借助各类系统平台,对被巡察单位先行摸底,已经是我们每轮巡察工作开展前的常规动作。”区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区委巡察办运用巡察协作机制,借助检举举报平台、“12345”政府阳光热线 、编制实名制系统等数字化系统,收集被巡察党组织的相关信息,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制定个性化巡察方案,为巡察组进驻后精准发现问题、找准靶心。在区委第十轮巡察准备阶段,区委巡察办借助区纪委区监委和区信访局等部门数字化平台共收集相关信息35条。
	比对数据信息,为深挖问题“助力”
	“当前全区已入驻园区200余家企业中,107家未缴纳履约保证金,总金额达5603.82万元,请及时收缴……”在巡察中,巡察组工作人员登录全区重大项目(任务)智慧监管系统,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入驻某单位监管园区的企业存在未及时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情况,且未缴纳的比例超过半数。“很明显,园区的履约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巡察组随即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道。
	在驻点巡察期间,巡察组通过将系统内有关数据进行收集罗列、比对分析,不仅让问题无处遁行,同时也让“问题”背后的管理、机制方面的漏洞充分暴露,为进一步完善机制、堵塞漏洞提供“风向标”。又如,在村(社)巡察中,巡察组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对被巡单位财务账目进行大数据比对,发现被巡察党组织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较为普遍。经研究分析后,随即将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结算管理作为监督重点,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南浔区农村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严肃纠治农村集体资金领域“微腐败”,有力保障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
	梳理巡察数据库,为跟踪问题“增效”
	“实现巡察工作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全面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是巡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区委巡察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根据上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南浔区委巡察办积极推进监督资源共享利用,全过程记录巡察工作流程,将巡察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录入到系统,便于对发现问题线索集中管理、深入了解、分析研判,进一步规范巡察工作,确保发现问题线索快速分类、快速查找、快速统计。目前,通过信息化跟踪监督,该区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率达98.78%,问题线索办结率达到95%。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化运用巡视巡察网络平台、现场单机系统和巡视巡察整改督查应用系统,着力提升巡察工作信息化水平,以数字赋能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区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