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耕地补贴公示名单上李某某有3.2亩,但据我所知,他家好像没有这么多土地,这是怎么回事?我怀疑是村里虚报耕地面积套取国家补贴,请帮忙查一查...……”日前,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夹塘村村民来到清廉驿站反映问题,公开接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耐心接待并记录,同时告知待相关问题调查核实后,将尽快向村民反馈。
这是湖州市南浔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善琏镇夹塘村公开接访的场景,像这样的接访情景,在南浔区245个行政村(社区)都有发生。
为进一步提高信访举报的处置化解质效,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第一时间、处置在第一线,南浔区纪委区监委通过“全员下访、带案约访、上门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三清三行动”,切实推进信访举报工作思想观念“清障”、初次举报“清零”、重复举报“清淤”。
全员下访“听民声”
自2020年以来,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开展了“清廉乡村行 接访到家门”的常态化公开接访活动,组建了20个下访组,110名纪检监察干部全覆盖全区245个行政村(社区),每月2次驻扎基层,全员下访“听民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紧盯农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村级工程建设、扶贫惠农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采取公开接访、公布信访举报电话及“二维码”、发放监督卡等形式,“面对面”听取群众问题反映,广泛收集群众利益诉求,把问题化解在农村基层。
“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每一次接访,是宣传、引导、服务群众的过程,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区纪委区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共下访接待群众400余人次,督办群众利益诉求300余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带案约访“察民情”
“您好,我们想向您了解一下练市镇李家兜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相关情况,您能具体跟我们讲一讲吗?”此前,有群众匿名反映练市镇李家兜村村书记沈根娜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挪用工程款、贪污集体管理费用等10余个问题,区监委委员鲁海峰带队就该疑难复杂信访件约见相关镇农业办工作人员、村两委成员以及生产队小队长等,进一步核查相关问题反映。
为了化解重复访、越级访等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区纪委区监委按照“一件疑难复杂件、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化解方案”的方式,由包案领导带着信访难题“走出去”或将相关人员“约进来”,确保各类基层矛盾得到有效调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通过多次重点约访对象,主动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全程跟踪指导调查工作专班,对该件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完毕后,由包案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疑难信访问题联合会审,对该信访件“把脉开方”,实行“三看”审核,即看事实是否查清、看处理是否到位、看材料是否齐全。通过联合会审后,对该件予以了结。2020年9月,给予练市镇李家兜村村书记沈根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上门回访“解民忧”
“你们对我反映的问题多方查证,中间好几次就调查的疑问处同我沟通,调查得这么细致,总算是解了我的心结,我对你们的工作很满意。”在石淙镇纪委办公室,杨某某在《实名举报反馈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反馈信访人得到的又一满意答复。
为了提升办信质效,以让群众信服为目标,区纪委区监委结合干部下访,切实落实信访人“回访”机制。除了实名受理告知、调查完毕当面反馈外,针对反映问题复杂、群众反映强烈、有越级重复访倾向等信访件,在调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与信访人见面、沟通有关调查情况。在征得信访人同意的情况下,必要时召开信访公开反馈会,将调查过程、处理结论全程公开、阳光反馈,切实做到取信于民,截至目前,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开展实名举报反馈30余次,反馈满意率93.6%。
“接访到家门打通了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很好地消除举报群众的担心和疑虑,提升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访到家门工作的持续推进,不断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2017年至2020年,全区农村基层信访举报量下降50.1%,越级重复信访举报量下降72.5%,无检举控告村(居)占比从70.1%上升到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