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州市南浔区经济开发区下辖的21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所有村级债务借款年化利率控制在8%以下,全年利息支出减少30%以上……而这,要得益于经济开发区“三资”监管办监管专员的认真履职。
近年来,南浔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廉政风险也逐渐增多,“三资”领域“微腐败”问题时有查处,甚至有个别村干部通过“坐收坐支”、开具“阴阳支票”等方式,侵吞村集体资金。
事实上,南浔区已经就农村“三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村级“钱袋子”的制约机制相对比较完备,为何相关问题还是禁而未绝?经过走访调研,区纪委区监委发现,各乡镇(开发区)“三资”监管人员力量薄弱,监管不够深入,相关制度很难确保执行到位。以经济开发区为例,此前“三资”中心只有3个人,却要负责21个村的“三资”监管,涉及村集体资金30余亿元,监管效果并不理想,村级债务借款利率偏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村干部以“债”谋私等廉政风险。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在区纪委区监委的督促下,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关于调整完善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职责和机构设置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乡镇(开发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办公室运行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各乡镇(开发区)设立了农村“三资”监管办,全区共配备“三资”监管人员86人,着力健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制度化监管体系。
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配备专职监管员,旨在让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干专业的事,改变监管乏力、浮于表面的现状,夯实“三资”监管组织基础。各乡镇(开发区)“三资”监管专员实行分片联村,定期开展驻村监督,全面把握各村“三资”运行状况,提升监管针对性。
此外,南浔区还建立了乡镇(开发区)党委主抓直管、“三资”领导小组分析研判、“三资”监管办公室直接负责、专职监管员具体监督的层级监管机制,层层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监管有序。
优保障、强激励,才能让监管后顾无忧。对此,南浔区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一方面,加强考核激励,把“三资”监管办公室主任、专职副主任、专职监管员待遇与区农业农村局“三资”管理质效挂钩;另一方面,强化责任追究,对履职不力的人员及时调整,对监管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正反双向推动“三资”监管办公室及其成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