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钱还能一分不少地拿回来。”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赵家兜村的困难群众说这是一笔“失而复得”的特困补助。今年5月,双林镇纪委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督查时发现赵家兜村原党总支书记王松坤、原党支部书记柳会初将1.9万元特困补助款存放于账外,用于违规支付村招待费、购买香烟等,最终王松坤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柳会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影响期二年),违纪款予以退赔。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从近年查处的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来看,扶贫开发、民生惠民等领域是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易发多发区域,湖州市纪委市监委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坚持靶向施策,强化日常监督,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对敢动扶贫奶酪者“零容忍”。一年来,湖州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聚焦扶贫开发各级责任落实,对因病返贫、因残致贫帮扶,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等加强监督检查。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访低收入农户36451人次,对涉及扶贫领域信访问题进行大起底,全面排摸并清理2018年以来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专项审计、执纪审查、巡察、农村作风巡查等工作中的问题线索200余条。”据悉,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监督执纪,坚持快查快办,对扶贫领域问题频发多发,突出问题整治不力以及监管不严、查处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4件,处理干部27人。
要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就要从群众最为关注的“衣食住行”问题入手。今年以来,市纪委市监委聚焦群众就学、就医、养老、居住等民生重点领域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围绕各地各部门在办理“12345”政府阳光热线群众反映问题过程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和“庸懒散慢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集中开展专项督查。在市、区(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动下,道路破损、路灯安装、噪音油烟等“老大难”问题以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关乎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等1331个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以解决,20多名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不力的党员干部被追责问责。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致力于贯通融合乡镇纪检监察与基层群众监督力量,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管住“微权力”,严查群众身边“微腐败”;探索创新“常规巡”“延伸巡”“提级巡”等新路径,把巡察触角延伸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以巡察监督倒逼作风转变,有力督促基层干部履职尽责,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巡察监督就在身边;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强化线索处置,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40余件,立案8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0人,组织处理55人,采取留置措施19人,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公职人员40人,以实际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