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清廉南浔·携手共建 >> 区纪委
【纪检监察人·手记】纪检新兵的答卷
信息来源: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网站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0-9-9  ‖  查看7464次  ‖  

“小陶,你起草的这份报告有些问题。”主任紧皱着眉头对我说叙述太笼统,时间不准确……听着主任指出的一个个问题,我羞愧难当,这就是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后,第一次起草初核报告交给主任修改时的情景,当时的我面红耳赤,如今回想起来却受益匪浅。

我是湖州市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的一名干部,也曾是一名边防军人。2001年冬天,19岁的我走进山东威海一处荒无人烟的盐碱地,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军装一穿就是18年。2019年,我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工作,从一名部队的“老兵”成为了纪检监察战线上的“新兵”。

参加纪检工作伊始,我被安排到纪检监察室工作。我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起草一份初核报告。18年军旅生涯,我做过文书、干过内勤,大大小小的报告也写过不少。面对纪检“新兵”的第一份答卷,我改了不下五遍,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仔细斟酌,而当我信心满满地将报告送到主任手中时,当时的我是满心期待赞赏的。没想到,主任指着报告中的一段对我说:“你看看这一句,‘从5月到11月共计7个月’,这个说法是不是有问题。”

“5月到11月就是7个月呀,没有计算错误啊?有什么问题?”我很不理解。

“好,那我们抛开这句话不说,我问你几个时间点,5月1日到11月1日是几个月?5月31日到11月1日是几个月?5月31日到11月30日是几个月?”主任连连发问。

“这……”我已是满头大汗,无言以对,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服:“主任您这么说就有点吹毛求疵了。”

“吹毛求疵,这个词用得好。”主任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得教起了我:“初核报告是在对问题线索初步核实后的一个工作情况说明,是说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文字材料,必须表达准确,内容完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报告中涉及的日期、款额等具体数字时,必须精确到哪一天、哪一分钱。我们做为纪检监察工作者,如果没有这种‘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数字毁了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你今天用了‘吹毛求疵’这个词来形容我,我也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力求做到‘吹毛求疵’”。

一句“吹毛求疵”让我陷入沉思。我的军旅生涯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机要岗位上工作,一直记得1940年毛主席为军委机要处的题词“……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我在从军的过程中一直也为之奋斗着,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优秀警官一次,优秀基层干部一次,优秀机关干部一次,多次获得嘉奖。

毛主席所说的“非十分不可”,不就是“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吗?我曾一度认为这只是军人独有的名片,而主任的话让我彻底明白,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对工作的“怠慢”,纪检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的神圣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份新兵的“答卷”也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一名“新兵”应有的严谨和细致,发挥一名机要“老兵”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默默重整行装再出发,在实干中锤炼过硬作风,在纪检监察战线再立新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到了一年的建军节,2020年的建军节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这是我离开部队后的第一个建军节;也是我加入纪检“铁军”的第一个建军节。脱下军装,我依然是士兵,在正风肃纪的“战场”上,我将始终保持军人的政治本色,把岗位当战位,为纪检监察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湖州市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 陶强)

              
上一篇: 南浔扭住数据源头打造“清廉统计”
下一篇: 三色信访预警护航村社换届选举进行时

建议使用: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CopyRight©中共湖州市南浔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州市南浔区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26802号-1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hz66.com Powered

1234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