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州市南浔区纪委区监委先后查处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31人,这中间,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诉求“一签了之”,放任不管;有的党员干部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付,而在湖州南浔,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作“一掌柜”“六先生”。
何为“一掌柜”“六先生”?今年3月,区纪委区监委对近三年发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梳理并精准画像。区纪委区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对此作了介绍:“‘甩手掌柜’是只挂名,不负责;‘南郭先生’是滥竽充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蜗牛先生’是做事情慢一拍、遇难题放一放;‘忽悠先生’是说一套、做一套;‘扯皮先生’是推则推、能绕则饶、能躲则躲;‘鸵鸟先生’是掩耳盗铃、高高挂起;‘马虎先生’是粗枝大叶、漏洞百出。”
“从近三年来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来看,违纪行为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和相似性,通过精准画像,为精准监督找到了发力点。”据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一掌柜”“六先生”现象的易发多发环节、岗位、行业,区纪委区监委加强对干部履职尽责的动态监督。据悉,今年3月,区纪委区监委开展了“破慢纠风护发展”专项行动,检查人员结合“一掌柜”“六先生”的典型表现“按图索骥”,有效提升了监督质效。区纪委区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王征中告诉我们:“在调查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处理信访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时,我们从‘精准画像’出发,对分管领导、中层干部、窗口人员等不同层面的岗位责任进行监督和责任倒查,最终发现了11名‘一掌柜’‘六先生’。”
精准画像不仅为日常监督提供了新抓手,也为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提供了新载体。在区纪委区监委的督促推动下,南浔多个单位部门对照“一掌柜”“六先生”的具体表现开展风险排查和防控,强化干部警示教育,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今年4月底,在区纪委区监委的督促指导下,区人社局对照“一掌柜”“六先生”的具体表现,对服务群众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制定了《低效能个人评定办法》,从接访告知、审批转办、受理调处、回复反馈等各个环节明确了办理时效和责任要求,保障干部正确履职,担当作为。
下一步,该区将结合“破慢纠风护发展”专项监督、扶贫开发与扶贫协作专项监督等行动,深入查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侵害民生民利的“一掌柜、六先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织密监管笼子,实现以制度破慢,以制度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