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清廉南浔·携手共建 >> 第二纪检监察组
南浔:“三环紧扣”强化“三重一大”决策监督
信息来源:南浔区纪委区监委网站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1-2  ‖  查看4718次  ‖  

“讨论时拟单一来源采购的200张流量卡报价为6.725万元,采用纪检监察组提出的询价采购建议后,200张流量卡询价结果仅用了1.035万元。针对上述问题,请你单位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节约财政资金,防控廉政风险。”近期,南浔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向一家综合监督单位下发了《工作建议书》,并向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当面反馈。这是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强化“三重一大”决策监督、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一个缩影。


自派驻以来,该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单位“三重一大”决策事前酝酿不充分、决策走过场、班子成员发表意见少、党组会议记录不规范等问题,紧扣“议前、议中、议后”三个环节,不断强化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监督。


议前报备 提前介入监督


“施组长,这批项目就要申报了,上会讨论前先向您报告一下。”日前,南浔区发改经信委投资科科长何俊奇专门来到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报备项目申报情况。像这样的议前报备,在发改经信委已成为一种工作惯例。


为提前了解“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从2016年开始推行“议前报备”制。该制度要求各单位召开党组会议前,提前将上会讨论的议题表、议题内容报纪检监察组备案,对涉及重要人事安排的一般在提交会议讨论前5天先征求纪检监察组的意见,从而做到情况早熟悉、监督早介入。


议中监督 防止决策走过场


“原来‘三重一大’决策会议都是由班子成员汇报,有些决策就是走走过场。现在要求科室负责人汇报,班子成员逐个进行表态发言,决策更加规范了。”南浔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说。


为防止决策走过场现象,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对决策程序进行规范,要求各单位上会议题一般先由科室负责人汇报、分管班子成员补充说明、其他班子成员表态发言、最后由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着力强化对决策过程的“议中监督”。


按照分片联系安排,由纪检监察组联系领导列席综合监督单位相关决策会议,监督各单位党组是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是否充分发表意见、“一把手”是否实行“末位表态”、决策事项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对发现的不合规、走过场情况及时在会上提出意见建议,并向派驻纪检监察组长或区纪委报告。


议后签字 强化责任担当


“以前表态发言不用签字,找不到具体责任人,导致部分成员有从众心理,会议记录也随心所欲。实行‘议后签字’后,记录更加规范,责任指向非常明确,班子成员发表的意见、表态情况等都记录在案,谁的责任一查便知。”南浔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强化班子成员责任担当,防止党组会议记录无人审阅、决策情况无从查起等问题,2017年开始,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推行了“三重一大”决策痕迹化管理工作,要求各单位党组对讨论的具体事项、班子成员发表的意见、决策结果等情况记录在案,会后由与会全体班子成员签字确认后存档,确保决策可追溯可查询。目前,此项工作已被全区推广。“通过抓好‘议前、议中、议后’三个环节,使各监督单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更加规范,决策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更避免了一些错误决策的发生。 ”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据统计, 2017年以来,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各综合监督单位讨论“三重一大”事项806项,班子成员会上提出意见建议481条;南浔第二纪检监察组提出意见建议187条,否决(暂缓)人事安排、津补贴发放等事项14项。(湖州日报 记者 戈杰)

              
上一篇: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筑牢服务外包防线
下一篇: “三公”经费管出好风气

建议使用: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CopyRight©中共湖州市南浔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州市南浔区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26802号-1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hz66.com Powered

1234
1234